首页 | 课程介绍 | 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 | 生源规模与结构 | 师资队伍 | 教学内容与方法 | 教学条件 | 效果评价 | 教学文档与管理 | 特色项目 | 申报书 
当前位置: 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>>中医基础理论>>教学内容与方法>>课程内容>>正文
 
课程内容
2014-04-11 22:45   审核人:

选取《中医基础理论》课程病因、病机、治则章节内容, 将病案各分为三幕,一幕2学时。病因中六淫教学6学时,病机中精气血津液失调教学6学时,治则中调整阴阳教学6学时,教学时数共计18学时。

编号

模块

内容

学时

1

绪论

中医学发展概况

2

2

中医学的

哲学基础

精气、阴阳、五行学说

8

3

藏象学说

五脏、六腑、奇恒之府、脏腑相互关系

14

4

精气血津液

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和其相关关系

6

5

经络学说

经络系统,生理功能

4

5

病因学说

六淫、疫疠、内伤七情、饮食劳倦、

病理产物等病因

8

6

发病学说

发病原理、发病途径

2

7

病机

邪正盛衰、基本病机、疾病传移、内生五邪

6

8

防治原则

养生、预防、治则

4

课程的重点、难点及解决办法

一、 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的重点:

1.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

2.藏象学说

3.病因学说

二、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:

1.文化理念的认同问题:

古典中医理论有机地融合保存了诸多的古代中国文化积淀,是经世致用的传统思维缔造的典范,天人相应、精气学说等哲学内容对于现代中国学生而言都有不小的学习难度,而留学生更需要在思想上逐渐适应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。

解决办法:通过比喻、举例来突出传统古典中医与现代西方医学在哲学基础、脏腑认知上的不同,帮助学生树立形象思维。

2.理论抽象思维性与实践性的矛盾

中医理论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形象模式之中 ,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人体的生理以及病理过程。而中医临证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,这些矛盾对于一个刚步入中医之门的人来说 ,是很难掌握运用的 ,因此 ,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于临床实践是一个很大教学难题。

解决办法:采用“案例式教学”的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如讲到辨证论治时,可以通过临床常见的病症进行对应的分析并展开讲解,穿插列举感冒、腹痛、腹泻、便秘、失眠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疾病案例,使学生通过自身曾经罹患的疾病更好地理解中医辨证的内容。讲解“治未病”理念是可以通过“扁鹊见齐桓公”的故事提出“上工治未病”的思想。授课过程中及课间会针对自己或者家人的身体状况提出一些问题,这时可采用“互动式教学”的方法,让学生自己先行分析辨证,对于正确的要给予肯定,错误的及时更正,从而使学生学会初步的自我辨证。

关闭窗口


International Education College

Tianjin University of Traditional Chinese Medicine

Tel: 86-22-59596555    86-22-59596132